教育部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
发布时间:2015-10-21   访问次数:160   作者:

 
(二○○四年六月八日)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员工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这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广大经济困难员工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普遍欢迎。但由于多种原因,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还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切实加以改进和完善。
  推进并加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应坚持“方便贷款、防范风险”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国家、高校、员工、银行之间的经济关系,健全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体制,改革贷款审批和发放办法,强化普通高校和银行的管理职责,完善还贷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基本满足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员工的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现就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一)改革财政贴息方式。改变目前在整个贷款合同期间内,对员工贷款利息给予50%财政补贴的做法,实行借款员工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全部自付的办法,借款员工毕业后开始计付利息。
  (二)延长还贷年限。改变目前自员工毕业之日起即开始偿还贷款本金、4年内还清的做法,实行借款员工毕业后视就业情况,在12年后开始还贷、6年内还清的做法。借款员工办理毕业或终止学业手续时,应当与经办银行确认还款计划,还款期限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若借款员工继续攻读学位,借款员工要及时向经办银行提供连续攻读学位的书面证明,财政部门继续按在校员工实施贴息。借款员工毕业或终止学业后1年内,可以向银行提出一次调整还款计划的申请,经办银行应予受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进行合理调整。贷款还本付息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可以一次或分次提前还贷。提前还贷的,经办银行要按贷款实际期限计算利息,不得加收除应付利息之外的其他任何费用。
  (三)对毕业后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服务期达到一定年限的借款员工,经批准可以奖学金方式代偿其贷款本息。具体办法将结合员工就业政策另行制定。
  二、进一步改革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机制
  (一)改革经办银行确定办法。改变目前由国家指定商业银行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做法,实行由政府按隶属关系委托全国和省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参与竞标的银行必须是经银监会批准、有条件经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银行。经办银行一经确定,由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与银行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贷款合作协议。中标银行要按照协议约定提供贷款服务并及时足额地发放国家助学贷款;要简化贷款程序,制定统一的贷款合同文本,规范办理贷款的周期;及时向普通高校提供员工还款情况。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要按协议约定及时足额支付贴息和风险补偿资金,配合银行做好催收还款工作,努力降低金融风险。
  (二)对普通高校实行借款总额包干办法。普通高校每年的借款总额原则上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员工(含高职员工)、研究生以及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总数20%的比例、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计算确定。每所普通高校的具体借款额度按隶属关系,由全国和省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根据各校的贫困生实际情况和借款员工还款违约等情况分别确定下达。
  (三)明确普通高校、银行和员工在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工作中的责任。
  普通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下达的借款额度内,负责组织本校经济困难员工的贷款申请,并向经办银行提出本校借款员工名单和员工申请贷款的有关材料,对申请借款员工的资格及申请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审查,监督员工按贷款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贷款。
  经办银行在审批贷款时,要按照中标协议的约定满足普通高校借款人数和额度需求,并在中标协议规定的工作日内,批准贷款并与员工签订贷款合同,向员工发放贷款。
  借款员工要如实填写公民身份号码,保证申请材料的真实和完整;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资金;认真履行与银行签订的还款协议,直接向银行还款,承担偿还贷款的全部责任。
  三、建立和完善贷款偿还的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
  (一)建立员工还款约束机制。国家金融管理等有关部门、经办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及各高等学校,要各负其责,共同建立还款约束机制。
  国家金融管理部门要加快全国个人资信征询系统建设,健全银行风险防范机制。
  经办银行要建立有效的还贷监测系统,并做好相关工作。要对借款员工积极开展还贷宣传工作,讲解还贷的程序和方式;要及时为贷款员工办理还贷确认手续;加强日常还贷催收工作并做好催收记录;对没有按照协议约定的期限、数额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的员工,经办银行应对违约贷款金额计收罚息,并将其违约行为载入金融机构征信系统,金融机构不再为其办理新的贷款和其他授信业务;按期将连续拖欠贷款超过一年且不与经办银行主动联系的借款员工姓名及公民身份号码、毕业学校、违约行为等按隶属关系报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
  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要以已建立的国家助学贷款员工个人信息查询系统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对借款员工的信息管理,对借款员工的基本信息、贷款和还款情况等及时进行记录,加强对借款员工的贷后跟踪管理,接受经办银行对借款员工有关信息的查询;并将经办银行提供的违约借款员工名单在新闻媒体及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网站公布。
  各普通高校都要建立本校借款员工的信息查询管理系统,强化对员工的贷后管理,按隶属关系及时向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和经办银行提供借款员工信息。
  公安部门要积极做好为普通高校员工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工作,配合银行做好对违约员工的身份核查工作。
  (二)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考虑到国家助学贷款特点和我国的具体国情,为鼓励银行积极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按照“风险分担”原则,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按隶属关系,由财政和普通高校按贷款当年发生额的一定比例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给予经办银行适当补偿,具体比例在招投标时确定。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财政和普通高校各承担50%;每所普通高校承担的部分与该校毕业员工的还款情况挂钩。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各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负责管理。财政部门每年将应承担的资金及时足额安排预算;各普通高校承担的资金,按照普通高校隶属关系和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在每年向普通高校返还按“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学费收入时,由财政部门直接拨给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在确认经办银行年度贷款实际发放额后,将风险补偿资金统一支付给经办银行。
  具体实施办法,由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另行制订。
  四、切实加强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领导、管理与监督
  (一)加强统筹和协调。成立由教育部、财政部、公安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参加的部际协调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应成立相应的协调机构,加强对本地区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统筹与协调。各级教育、财政、金融等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二)严肃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今后,凡超出本《意见》所确定的原则调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均由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意见,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下发执行。其他任何部门均不得擅自出台或修改相关政策。
   (三)健全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机构,进一步强化并改进管理。
  教育部要进一步加强全国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的建设,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检查、督促其充分履行职能。全国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要监督指导各省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的工作,具体组织部署中央部门所属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工作;负责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中央部门所属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与经办银行签订贷款合作协议,严格按协议约定做好各项管理工作;统一管理中央财政安排的国家助学贷款贴息资金和按本意见建立的中央部门所属普通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建立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管理系统和统计监测体系;定期在新闻媒体上对银行提供的违约借款者进行公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推进所属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责任,要加强省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的建设,调剂配备相应工作人员,保证必需的工作经费。省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负责本地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与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职能由各地参照全国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职能确定。
  各普通高校要加强对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工作。必须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由学校的一位校级领导直接负责,原则上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员工、研究生在校生规模12500的比例,在现有编制内调剂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各普通高校要制定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职责细则,按隶属关系报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备案。要培养员工诚信意识,建立员工信用档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督促借款员工及时归还借款本息,努力降低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借款员工毕业时,学校有关部门应在组织员工与经办银行办理还款确认手续后,方可为借款员工办理毕业手续,并将其贷款情况载入员工个人档案;积极主动地配合经办银行催收贷款,负责在1年内向经办银行提供借款员工第一次就业的有效联系地址;员工没有就业的,提供其家庭的有效联系地址。
  五、其他有关规定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认真做好所属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同时,积极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具体办法由各地自行研究制定。
  (二)本意见所指的借款员工是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员工(含高职员工)、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员工。
  (三)本意见于2004年秋季开学后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全面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四)此前已签订贷款合同员工的贷款发放、贴息、还款等办法继续按原规定执行。
  (五)此前下发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继续执行。凡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来源:全国员工贷款管理中心)